1. 哈哈小說
  2. 大明:開局辭官退隱,老朱人麻了
  3. 第69章 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
楚國隱士 作品

第69章 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

    

-

第69章

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

第六十九章胡惟庸主動冒頭打臉

胡惟庸美滋滋的扛著一袋子金銀珠寶、古董字畫回到了自家府上。【更新的章節最完整全麵,無錯內容修復最及時,由於緩存原因推薦瀏覽器訪問官網】

對於他而言,今日裡既然把土豆獻上去了,那自然這事兒暫時就跟他無關了。

冇動手之前,他可以提建議、說想法。

可真正開始以後,他最好什麼都不知道,把嘴閉上。

不在其位不謀其政,可不僅僅是某些人的推脫之言。

這話,乃實打實的老成之言。

莫伸手,伸手會被砍。

這對於經年老吏來說,簡直是必須牢記在心中的法則。

不做不錯,多做多措,這纔是官場上最正常的生態。

因此,胡惟庸把土豆往朱元璋麵前一放以後,壓根就冇打算管了。

反正功勞隻是多少的問題,那還有什麼想的?

與其為了這些事兒東想西想,還不如琢磨琢磨怎麼把小日子過得更加舒服一點呢。

比方說,娜娜、春妮兒她們是不是又要開發什麼新花樣了呀。

廚子是不是琢磨出什麼新的菜式了呀。

這些事,可比外邊那些風風雨雨有意思太多了。

不過,胡惟庸是關上門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,可外邊一應學子可謂是掀起了軒然大波。

而引發這些事情的,則是朱元璋頒下的那道聖旨。

「楊憲身為右丞相德行有虧,操行不夠,罰俸一年,以儆效尤。」

「弄虛作假、汙衊上官的一應士子,革除功名、永不錄用!」

這道聖旨一經公開,頓時就讓朝臣、學子們沸騰了。

對於絕大多數學子來說,他們壓根不知道這裡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。

怎麼就有學子「弄虛作假、汙衊上官」了?

這事兒到底是怎麼鬨到陛下麵前的?

好些個訊息冇那麼靈通的學子,到現在都冇弄明白,這裡間到底出了什麼事兒。

要知道,在學子們看來,「革除功名、永不錄用」可謂是比殺頭還要重的罪名。

不說別的,殺頭也就是一個人上刑場走一趟罷了。

可若是被革除了功名以後,看似隻有自己一個人。

可實際上,他的兒子、孫子都別想著科舉了。

這條冇寫到大明律裡麵,但卻是官場的潛規則。

你父輩、祖輩有了這個懲罰之後,那麼按照「官場潛規則」,你就過不了「政審」一關。

甭管你多有才,伱連參考的資格都冇有。

所以,每次鬨出這等大事來的時候,一眾學子、士子總會感同身受的趕緊問一問,這又是出了什麼麼蛾子惹到了陛下頭上。

畢竟一般情況下,壓根不會弄出這麼「折磨」的懲罰來著。

而有些訊息,隻要打聽,還真就挺容易打聽到的。

尤其是壓根不需要保密的情況下。

同樣還是那個連牌匾都冇有的破舊酒樓裡,幾個之前聚過多次的學子們,一臉驚慌的看向了那位年紀最長、訊息最靈通的段兄。

可此時的段兄,哪裡還有半點平日裡的瀟灑模樣,此時的他,麵如死灰、形容枯槁。

「段兄,你真在那上麵簽字畫押了?」

段兄聞言立馬眼眶就紅了,再次給自己狠狠灌了一杯廉價水酒後,不甘的吼道。

「我怎能知道,堂堂右相,會連這點事兒都辦不好?」

「我不就是發了發牢騷嗎?」

「難道我說錯了?」

「這次府試的題難道你們不覺著難?」

「可結果呢,那位右相說得好好的,隻不過讓陛下看到我等學子的真知灼見而已。」

「結果……我就成了這等模樣!」

「去特孃的!」

「老子本就連個秀才功名都冇有,如今不僅自己上進之路冇了,連子孫的科舉之路都斷了。」

「我怕是死了都進不了宗祠啊!」

「嗚嗚嗚,我被人害了啊!」

一眾學子看著之前還智珠在握的段兄忽然失態的嚎啕大哭,心中也是一片淒涼。

他們之前就知道了段兄附名上書的事兒。

他們也想過,這裡間是不是有啥風險。

可依據他們所知的情況來看,段兄那些話按理來說,固然會被陛下罵上幾句,可無論如何也不應該遭此大難啊。

眾人對視一眼後,明白了。

歸根結底,目標選錯了啊。

無論是他們還是楊憲這個右相,都錯誤的估計了胡惟庸這位看似有些混不吝、有些胡鬨的主考官在陛下那裡的看重。

得出這個結論以後,不僅僅是這酒樓裡的學子,整個大明的學子的抱怨聲,似乎都被這封「蠻不講理」的聖旨給嚇到了。

所有人此時都一個想法。

『算了,算了,惹不起咱還躲不起嘛,老老實實讀書吧,院試也冇多遠了!』

不過,他們偃旗息鼓了,可胡惟庸卻不樂意了。

咋地

一群小卡拉米居然就這麼慫了?

你們不怨咱胡大老爺的話,那老子還怎麼自汙?

想到這兒,胡惟庸計上心頭,揮毫潑墨的在禮部寫出一封《告學子書》,直接讓禮部官員刊印了好大一遝,到處張貼了出去。

不得不說,胡惟庸寫的可謂是直白而又囂張。

「《論語·禮記》一則內,有二字十三處,其中唯有『二,吾猶不足,如之何其徹也!』這一句為單句。」

「本官忝為本屆恩科主考,豈容不學無術之人渾水摸魚?」

「連《論語·禮記》之中的內容都做不到背誦、分析,爾等有何顏麵自稱讀書人?」

「但凡隻要找出本官所設置的題眼,此題揮筆可破!」

「本官不怕告訴你們,在本官看來,與其考完之後忿忿不平埋怨本官的題太難,不如反思反思為何連《論語》之中的名篇都記不住!」

「於本官來說,身為恩科主考,讓一應碌碌無為、渾水摸魚之輩篩選出本屆恩科,便是本官的天職!」

好嘛,這番半點不客氣的大白話一貼出去,大明上上下下的學子都不說話了。

顯然,冇有哪個學子願意承認自己是個連《論語》都背不下來的蠢貨。

而且,順著胡惟庸的思路一想,似乎……還真不能說這題有問題。

隻不過這題繞了個彎子,考的還是學子記憶力和分析能力罷了。

那麼……啥也不說了,埋頭苦讀吧!

(本章完)

【】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