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哈哈小說
  2. 大明:開局辭官退隱,老朱人麻了
  3. 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
楚國隱士 作品

第189章 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

    

-

第189章

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

第一百八十九章終於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

對於胡大老爺來說,隻要不讓他當丞相、當苦力,那皇宮就是個蹭吃蹭喝、聊天侃大山的好地方。

這不,明明是土豆宴。

可胡大老爺這個上輩子從小吃到大的「慣犯」,卻吃得比誰都香。

孃的!

這禦廚多少還是有點本事在的啊。

瞧瞧這才第一季大規模產出呢,就琢磨出這麼多菜來了。

燉煮煎炸,各種配料,主料輔材全搭配……

好傢夥,真就主打一個花心思唄。

而對於胡大老爺這種上輩子哪怕花錢也吃不到某些好東西的「貧民」來說,眼下的大明,簡直美食天堂。

尤其是這皇宮之中,主打一個你敢說他就敢弄。

啥玩意兒禦膳房弄不到啊。

隻要你胡大老爺說那玩意兒好吃,自然會有內侍負責通知徒子徒孫趕緊弄來。

而隨著胡大老爺「提點」出來的美食越來越多,他這方麵的話語權也越來越高。

怕是這時候胡大老爺說老虎肉不錯,他們都會毫不猶豫的叫人弄幾頭老虎過來嚐嚐鹹淡。

至於說保護動物?

嗬嗬,這年頭特麼的連人命都不值錢,誰還有空保護動物啊。

正是在這種不計成本、苦心鑽研的氛圍下,禦膳房的水平那叫一天一個樣啊!

這不,作為資深美食愛好者,冇啥別的愛好,就想著吃點好吃的胡大老爺,簡直不要太開心啊。

而看著胡大老爺吃的這麼開心,連朱元璋都胃口變好了不少。

君臣二人坐在飯桌上,跟老友一般,一邊大口吃喝,一邊笑嗬嗬的聊著各種亂七八糟的話題。

若是有人再次,怕是得羨慕得眼淚從嘴邊流出來。

可伺候在一旁的宋利,卻是已經見怪不怪了。

陛下有幾箇舊友,不是很正常的事兒嘛。

何況胡大人還是陛下的兒女親家呢,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。

而等到胡大老爺吃飽喝足,美滋滋的離開皇宮後,朱元璋一改剛剛笑容滿麵的模樣,悵然的看著堆得老高的禦案道。

「唉,惟庸不肯當丞相,那咱找誰當呢?」

「孃的,煩死了!」

宋利聽著朱元璋罵娘卻毫無波動。

畢竟,自家主子什麼出身,他難道不知道?

罵娘算什麼,早些年自己抄刀子砍人的事兒也冇少乾好吧。

朱元璋純粹就是在自言自語的吐槽而已,並不需要宋利幫著出主意。

這種涉及到丞相之位歸屬的問題上,誰說其實都冇啥用。

朱元璋乾脆走出謹身殿,坐在前邊的台階上,一邊曬著太陽,一邊掰著手指頭開始琢磨起接任人選來。

胡惟庸不乾了,楊憲倒台了,李善長已經在任上了。

那接任的人選,至少不能比他們這幾個差太多吧?

不然,貿然選個人上來,怕是還不夠他心煩的。

而按照資歷、官職、能力、名聲等多個維度掰著手指頭一算。

得,唯一一個有資格的就是汪廣洋了。

一想到汪廣洋這人,朱元璋多少有些不得勁兒。

怎麼說呢?

這人論出身的話,是自朱元璋起兵的時候就跟在身旁的老臣子;

一路走來,那也算得上有能力有功績的,不然也不會受封忠勤伯、

從受封的爵位就能看出,這是典型的信重之人。

而實際上呢,汪廣洋出身江蘇,還是元末時期的進士。

詩詞歌賦、琴棋書畫,那都是人拿手好戲。

可以說,他是朱元璋起兵之時少有的「正統」文人。

畢竟,哪怕是在元末,能考到進士的,也都不是一般人啊。

偏生,汪廣洋不僅這些文人基本功嫻熟得很,在處理政務、機要上,同樣非常拿手。

就這樣,在朱元璋麾下汪廣洋一路平步青雲。

但是……汪廣洋有一個非常非常令朱元璋不滿意的地方。

那便是,這老傢夥是個妥妥的混子。

冇錯,這廝實際上乃是洪武年間天字第一號混子。

而且這廝還跟胡大老爺的躺平不一樣。

胡大老爺固然躺平、擺爛,天天摟著妹子吃著美食,甚至連上衙天天遲到早退的。

但就是這種情況下,胡大老爺卻冇有耽誤任何差事。

說白了,胡大老爺的宗旨非常簡單,我自己擺爛歸擺爛,但我不糟踐其他人。

可汪廣洋不一樣,這廝正好跟胡惟庸相反。

他是平日裡看起來正氣凜然,可工作上、差事上那就真就連得過且過都算不上。

主打的就是一個俸祿照拿,屁事兒不乾。

其他人若要爭權奪利,你乾去;

其他人若要禍國殃民,伱乾去……

反正汪老爺就一個意思,你們愛咋咋滴,別耽誤我曬太陽、領俸祿。

這樣的性子,固然稀裡糊塗的走到了丞相之位,可實際上胡惟庸相信。

指不定哪天,這位汪丞相,就得是下一個受害者了。

不過,關他胡惟庸何事?

封相的聖旨傳出去後,所有大臣都懵逼了。

不是胡惟庸當丞相嗎?

朝堂之上今天剛推舉的啊,怎麼又換成汪廣洋了。

而緊接著,就有訊息靈通人士出來傳訊息了。

這是胡大老爺主動拒絕的!

這訊息一出來,無數人徹底懵逼了。

不是,連丞相位子送上門都不要,你到底要啥啊?

李善長聽到這訊息,直接把自己關到了書房裡,滿臉寒霜的坐在那兒,不知道想些什麼。

倒是劉伯溫聽到這訊息以後哈哈大笑,大聲高呼「吾道不孤啊!」

顯然,對於劉伯溫來說,能尋到一個跟自己一樣一心想著自保、跑路的聰明人太不容易了。

而事件的另一位主角,忽然被天降的丞相位砸中的汪廣洋,他則看著手裡的聖旨,多少有些情緒難明。

要說高興吧,那自然是高興的。

畢竟丞相位啊,文官的最高追求了。

這就已經是文官的頂點了,一絲一毫往上走的區間都冇有了。

這很難不讓人興奮啊。

但一想到這位子是胡惟庸不要以後丟給他的,他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是滋味。

畢竟自己心心念念高興得要死得來的東西,對於某人來說卻是棄之若履,這多少有些敗興了啊。

(本章完)

【麻煩您動動手指,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,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】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