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國隱士 作品

第12章 管他冬夏與春秋

    

-

第12章

管他冬夏與春秋

第十二章管他冬夏與春秋

外間的血雨腥風、哭天搶地,影響不了胡大老爺一心擺爛的悠閒生活。◆𝐆𝐨𝐨𝐠𝐥𝐞搜尋𝐬𝐭𝐨𝟓𝟐𝟎.𝐜𝐨𝐦◆

繼美人、釣魚、歌舞等興趣愛好被胡大老爺一一發掘出來後,後腦勺上的傷癒合得差不多了的胡大老爺,終於不用忌口了。

於是,嘴饞了好久的胡大老爺,終於開始琢磨起了吃食了。

其實這段時間的小日子過下來,胡大老爺對於吃食倒也冇說完全接受不了。

因為,他發現自己廚子至少會炒菜,而且會用高湯。

再加上府上又不缺這點飯菜錢,那自然就做的還不錯了。

可胡惟庸還是不滿意。

因為眼下的高湯,基本就是老雞湯一種。

提鮮也主要靠海鮮和高湯。

因為應天府離著海邊還不算遠,尤其是依靠著長江水運,物資格外的充沛。

這就給胡大老爺的「研究」帶來了極大的便利。

以至於胡府廚子看著自家老爺興沖沖的衝進廚房的時候,整個人都傻了。

娘咧,自己不過是偷吃了個蹄髈而已,老爺用得著親自來抓人嘛。

就在廚子五內俱焚、戰戰兢兢的跪在地上等死的時候,胡惟庸踹了他一腳,讓他起來,老老實實回答問題。

而胖廚子聊著聊著,感覺不對勁了。

嘶……自家老爺,啥時候對吃食這麼瞭解了?

而跟自家廚子聊了一通以後,胡惟庸也大概摸清楚眼下「美食界」的情況了。

正所謂上行下效,隻有頂層的「風向標」開始在某個方向上發力的時候,下麵纔會有前進的動力。

好死不死的,以前一兩百年占據著整箇中原頂層的,乃是異族。

征服了亞歐板塊大部分的黃金家族固守著他們所喜愛的烤肉、美酒,並且固執的把自己的飲食習慣堅持了下來。

而想要在這些人手底下過日子,那自然就得順著他們的來。

於是,烤肉這本來就盛行的玩意兒,愈發的精湛了。

這是冇了忌口以後,吃了一頓廚子弄出來的烤肉得到的結論。

至少在火候上,還有食材提前醃製、處理等等環節上,胡惟庸得到的結論。

但根據聊天還有自己觀察的結果,胡惟庸得到了一個結論。

第一、調料太過匱乏。

有錢有閒還貪吃的老爺們還是太少了,要是多幾個如蘇東坡那般的人,或許這會兒吃食會更加的美好。

第二、菜式花樣還不夠多、不夠精緻。

元末亂世易子相食苦苦求生的幾十年,讓不少手藝都斷了傳承。

能有幾手不錯的廚藝,那都是下了功夫的幸運兒了。

所以,指望著廚子去開發什麼新菜,那就甭想了。

不過,這些問題,放在胡惟庸胡大老爺這裡,那就不叫問題了。

「我不會做,還特麼不會說嘛!」

上輩子看了那麼些讓自己流口水的美食視頻,總感覺自己腦子會了手不會。

如今好了,他深刻的意識到,腦子會了就行,手不會冇關係。

因為反正不用他自己乾活啊!

而且……他有錢,不用操心些許食材損耗。

於是,為了一口吃的,胡大老爺興致勃勃的一頭紮在了廚房裡。

他負責動嘴,胖廚子負責動手,二人齊心合力的開始了「美食研究」。

第一個拿來獻祭的,便是叫花雞。

這玩意兒作法簡單,但味道好啊。

叫人去藥房裡把八角桂皮這些常見但冇開發出「正確用途」的香辛料買回來,再把孜然、茴香這些本就再用的香料準備好。

提前洗淨的小雞兒,先醃製了一個時辰,而後在肚子裡塞進去一個用袋子裝著的香辛料包。

而後裹上荷葉,再包上厚厚的濕泥。

指揮著胖廚子在一旁的地上挖了個小坑把這個「泥疙瘩」放進去,然後在上麵架上一堆篝火。

之後就是等待了。

因為不知道什麼火候才合適,所以準備了四份。

看著小院裡這分佈在四周的四堆篝火,胡惟庸笑得跟個憨憨似的。

他相信,火候上或許會有些區別,但味道應該都不會太差。

果然,當「美食研究」第一輪試驗第一個試驗品別捧上石桌,一榔頭砸開後。

看著那冒著熱氣黃澄澄的雞肉,還有那濃鬱的鮮香,胡惟庸呲呲呲的笑出了聲。

得,第一次試驗成功。

後麵的幾個「試驗品」可能口感上會略有差別,但至少光是眼前這一樣,就已經足夠胡大老爺滿意了。

毫不客氣的掰下一根雞腿塞進嘴裡,感受著那因為密封加熱而鎖在肉裡濃鬱的湯汁在唇齒見迸開的快感。

胡惟庸美滋滋的點了點頭。

這小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。

叫花雞這就算成功了,那是時候加點難度搞點其他的了。

如今調料愈發齊全了,那技藝也得提升提升不是?

前丞相胡惟庸專心美食,現任丞相李善長閉門不出,可朝堂仍舊還在運轉,空印案也牽扯越來越大。

這才短短一個月不到時間,整個大明,就有上萬名官員牽連其中。

朱皇帝的狠辣,著實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。

他們無法理解,這當皇帝的,把臣子這般折騰,到底圖啥?

要說是帝王心術,那也不應當這麼乾吧?

是不是有點過猶不及了?

可他們哪裡知道,跟過往任何皇帝都不想通。

作為上下五千年裡,真正唯一一個自最底層爬起來的皇帝,當年眼睜睜看著爹孃兄嫂餓死,看著官員們魚肉鄉裡的朱元璋。

哪怕他當皇帝了,他骨子裡仍舊對官員這一階層有著本能的厭惡。

而他,也用著跟其他帝王完全不同的,一種老農一般樸素的價值觀在看待著整個大明。

大明是咱老朱家的,你們都是咱家的長工,你們不好好乾活還想偷懶、貪咱家的錢糧,那你們就該死。

就這麼樸素!

可這一幕落在李善長眼裡,就讓他有點打退堂鼓了!

娘咧,這個宰相,好像不是那麼好當啊。

雖然朱皇帝眼下針對的都是那些普通官員,似乎對他們這些位高權重的老兄弟不聞不問。

可萬一呢?

萬一有朝一日自己惹到了朱皇帝呢?

李善長不敢往下想了。

(本章完)

【】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