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芳 作品

第01章 爬牆受傷

    

相信一些70、80、90後都聽過這樣一首歌: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,長得好看又善良,一雙美麗的大眼睛。

辮子粗又長···這首歌尤其是70、80後的男女更為熟悉。

在村裡叫這個名字的姑娘,應該不在少數,但是和歌詞中描述的大眼睛,又善良,還有一頭烏黑長髮的,可能會把一部分人篩選掉吧。

在一個普通的縣城邊上小村莊裡,就有這麼一位和歌詞中描述的外貌,很相像,就是性格嘛,可能會有點出入,夠善良,但是脾氣可能不夠溫柔,且有些男孩子氣。

一個春末的下午,隻見一家人門口前,一個女孩子兩手撐在門口牆上,兩腳也一同樣姿勢蹬著門口的牆上,看樣子是想要攀爬上牆頭啊。

這女孩大概7、8歲左右,紮這個馬尾,上身一大個長衫,下邊是一有點肥的褲字,此時她的頭上己是滿頭大汗,正抬著頭忘牆頭的儘頭看著,似乎在思考,還有冇有力氣,爬到頂上。

小女孩撅著屁屁,嘿呦嘿呦的,雙手先是頂在門口兩側,隨後雙腳跟上,就這樣,一點一點的,竟是給她快要爬到牆頭了。

在右手扒住牆頭最上邊一塊磚的時候,喜悅心情還冇來得及在臉上展開,就聽‘哎呦’一聲,小姑娘極速的滑了下去,索性牆頭不高。

也就2米左右。

現在的農村裡,一般人家都是用泥土壘砌起來的牆頭,蓋房的話,至多加上一些白灰,要是用水泥能蓋起房子的,那可都是有錢人。

在80-90年那時,有錢人的代稱是‘萬元戶’,要是誰家有個大幾千上萬塊錢的存款,那可是有錢人家了。

畢竟八幾年那時,2毛錢就能買差不多鈑金瓜子吧。

那時候孩子們穿的衣服,大都是自己用小型縫紉機給做的,或者是拾來親戚家的衣服。

通常一件衣服都是姐姐穿完弟妹穿,弟妹穿完再給親戚家的表妹表弟的再穿,總之是,能穿十幾個孩子。

有的破了補上繼續穿,要是怕難看,就補上個繡花的小兔子或者小花什麼的,還彆說,縫上後還挺好看的。

言歸正傳。

要說這小姑娘為啥馬上都爬到牆頭頂了,又哎呦一聲劃了下去,又說到了泥巴壘砌的牆頭了,由於經常年風吹日曬,最上頭和最外圍的泥土就會被雨沖掉一些,導致鬆動,特彆是最上邊的。

所以當小姑娘摸到最上邊那一塊鬆動的磚頭時,那塊磚頭就翹起來,同時砸傷了她的頭。

隻見她捂著頭蹲在地上,也不說話,還是在屋裡乾活的姐姐聽見動靜,跑了出來,一看妹妹捂著頭,地上還有塊磚,頓時就明白了,這調皮的妹妹,可能是被砸了頭,於是趕緊跑出院外,去找馬路上正在攆葦的媽媽,跑了十幾米到媽媽跟前說:“媽,你家小閨女淘氣,被磚頭咋了腦袋。”

“啊~”媽媽趕緊放下石頭碾子,跑回家。

這個淘氣的女孩,就叫一個芳字,不過不叫小芳,叫張芳芳。

跑出去喊人的是大姐,張小紅。

張小紅還有個弟弟,也就是芳芳的哥哥,叫張小鵬。

她們姐弟妹三個。

姐姐最大,此時13歲,馬上要上初中了,哥哥10歲,在上西年級,芳芳7歲,在上育紅班。

在八幾年,一般是8歲才上一年級,不像現在的孩子們,從西五歲就開始上學,7歲就上一年級。

所以相比較於過去的孩子們,現在這些00後雖然生活條件好了,但是卻早早的就被囚禁在學校,失去了童年能瘋玩的自由。

芳芳的媽媽姓胡,今年己經有30出頭了,長得也很是清秀。

雖然有些瘦,可很有力氣,是家裡家外乾活的一把好手。

不光地裡的活能乾,就是手工也很是了不得,這不,三個孩子穿的衣服,都是她自己扯來布,自己裁剪做的。

這會隻見她著急忙慌的到了家,拉起小閨女,就給她檢查傷口。

“砸的哪兒啊,告訴媽?”

此時的芳芳己經冇有了剛纔的勇猛,她抽噎著抱住媽媽的腰身,抬起手指著頭頂:“這~嗚嗚嗚。”

媽媽冇有責罵她,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,受了傷,心疼還來不及,哪裡捨得罵她呢,但是,無奈和擔心,肯定是有的。

媽媽讓姐姐去拿來一把剪刀,把芳芳指著的地方,用剪子把頭髮剪掉,尋找著傷口具體位置。

芳芳看著自己頭髮被剪掉,哭的更傷心了。

姐姐見狀忍不住唬她:“還哭,抱住小命就不錯了,你怎麼這麼淘氣,就不知道讓媽省點心啊?”

芳芳聽了更是抱緊了媽媽,頓時眼淚鼻涕蹭了媽媽一身。

“彆動~”媽媽此時己經看到了出血的地方。

忙扶著芳芳亂動的頭,對大女兒說:“去吧雲南白藥拿來。”

姐姐再次看了芳芳一眼,轉身去拿藥。

等藥拿過來,媽媽用手巴拉著傷口的地方,又把頭髮剪到最短,好上藥。

等上完藥,媽媽纔算鬆了口氣,無奈地歎了一聲:“哎~,你呀,是不是爬牆頭砸的?

要玩也彆爬高玩啊,多危險,你受傷,媽媽會心疼,知道嗎?”

“媽~~我再也不敢了。”

芳芳又抱住了親愛的媽媽,大聲哭了起來。

自此之後,芳芳雖然有那個冒險的心,可再也冇那個膽子了。

她又怕在受傷,又是怕媽媽擔心,所以暗暗下決心,讓媽媽省心。

那個年代的孩子們,都皮實,劃個口子,摔破皮膚,洗洗就不當回事了,該玩照樣玩。

從會跑開始,大人就冇時間總照看了,都是自己出去撒歡,找夥伴玩。

不過,這也要歸於當時街上環境的太平。

冇有電動車,冇有摩托車,更冇有汽車,最多是個驢車、馬車、自行車,那還能快到哪裡去,最慘也就是被撞倒了,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土,冇有哪裡疼也就一拍兩散,走了。

不像現在哪裡都是‘碰瓷’人,不僅開車要注意看周邊有冇有‘陷阱’,就連路邊倒個人都不敢扶,生怕給自己惹來大禍事。